我手机里的应用

我翻看了下自己的手机,并制作了一张图,发现应用错综复杂,种类繁多,占据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时常有种错觉,它感觉就像自己的一个假肢。我想要知道这些神奇的东西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如何使得改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我的app拓扑
我们所用的大部分应用,都是平台类产品,不生产商品,只配置资源,对接供需双方,进行所谓“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盘活闲置和不对等的资源来激活存量市场。我苹果手机中安装有100款第三方应用,通过简单的分类,发现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模式:
  • 平台服务(中介服务,不提供商品本身,而是提供渠道)- 轻资产,比如淘宝、饿了么、链家、滴滴、拉勾等。
  • 工具服务(内容+交互)- 轻资产,比如百度地图。
  • 企业半官方在线销售平台 – 轻资产,比如航旅纵横、高铁管家。
  • 平台服务 -不生产内容,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用户自己消费内容 – 轻资产,主要为通信和社交类产品,比如微信、豆瓣。
  • 纯工具服务 – 不生产内容,只提供数据交互服务-轻资产,比如印象笔记、百度网盘。
  • 内容服务 – 生产内容 – 轻资产(因为互联网平台只是企业内容输出形式的一种,内容生产主体作为资产服务的不光是该平台),比如Financial Times, Bloomberg等。
  • 商品和平台(营销)系统化服务 – 重资产,比如南瓜车、hellobike、招商银行等。

以上种类中,应用服务提供方不生产商品的占去了5/7,它们的核心价值都在于提供商品消费的渠道,商品可以是衣食住行所需商品,可以是知识内容,可以只是能提高效率沟通信息。 1

按照通用的说法,此种平台类产品即属于SAAS模式,区别于PAAS和IAAS,一个简单的解释是:
SAAS – 软件服务(软件即为产品,类型对用户来说为平台,包括电商平台)
PAAS – 平台服务(软件部署平台为产品,如类型对用户来说为除了自己业务逻辑之外的整套技术服务)
IAAS – 基础设施服务(软件基础设施为产品,如阿里云,提供网络、服务器、存储等服务,类型对用户来说为硬软件的基础底层构件服务)
在所有这些产品服务的背后,一个成熟可行的商业链条里,包含三个角色:商品服务提供者、渠道销售者、消费者。有些业务模式涉及三方,有些涉及两方(渠道销售者同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如hellobike、服务提供者同消费者如即时通讯、社区+渠道销售者),目前来看,互联网产品基本都首先充当了销售渠道方,即首先都是中介,而中介做的活是信息收集和营销,对应互联网产品就是后台系统搭建、信息录入、甚至商家入驻、和结合crm进行营销、展示、推荐、甚至交易(支付)。中介行业的特征,是因为市场有稀缺性,而且商品量规模大,互联网市场的大量中介产品产生,跟市场的产能过剩相对应,买方市场下,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做竞争、做营销推广,该市场是存量市场,不是增量市场,有大量同类竞争。中介行业大多是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极少数在后期可以反向推进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开拓增量市场。
这些平台产品,本质上是规模化的信息组织方式,并把信息呈现和交付给消费者。同时一个成功的平台类产品,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商品市场、服务主体、供应链、以及消费者端的倾向、习惯、消费能力等。可以看出来,互联网平台产品,吸入的是腐朽,吐出的是新奇。一个个原始商品元素,在互联网平台的包装下,成为了一个个崭新的吸引人眼球的商品,在缩短时间空间,提高商家和消费者效率,方便生活的同时,制造了一个个绝佳的广告营销工具。
产品层面来说,这些平台都包含一些通用的组成部分:
  • 入驻、审核、运营规范
  • 创建内容、录入商品/内容,规模化组织、重要属性
  • 营销工具
  • 推荐
  • 用户画像、crm
  • 交易、交互、使用、消费
  • 和服务提供方的利益分成
其中交易环节是核心基础设施,没有它就没有商业闭环,但营销却是重点,决定生意是否可以做好的关键,通常也千差万别。营销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塑造有很多种方式,社区是互联网产品最常用的一种,而社区的核心是内容,优质内容的产出依赖不同阶段的内容创作引导,前期引入kol,结合产品定位使软件系统足够好用便捷,并针对特定人群的推荐,分享,设置创作回报(会员、积分、商城、大v特权)。还有一些如广告投放、社交营销、饥饿营销也都是常见的营销手段,而且来自于传统行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