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功能几乎已经成了这时代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基本常识,大家都这么认为,至少在工作之外是这么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的。可在工作之外这么做又有什么用呢?一回到工作中,血雨腥风的功能战马上展开,每个人都埋头做事,对产品设计的整体框架不管不问,而产品经理和决策者们又像宗教狂热分子似的投入到对产品功能的无限增加中,到最后出来的产品看似饱满,实则臃肿,重点不重,亮点不亮。这不是所有的情况,但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Alan Cooper被称为”VB之父” “交互设计之父”,曾荣获微软视窗先锋奖(Microsoft Windows Pioneer),软件梦幻奖(Software Visionary),是软件设计和开发界当之无愧的大牛。用户体验专家Robert Hoekman在他《Designing the Obvious》一书(也就是《一目了然》)曾多次引用Alan Cooper的话,并由此展开思考,其中有一段如下,在我看来很是形象:
按Alan Cooper的解释,与竞争对手展开功能站就像奔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你不得不向你想要的任何地方射击,避开火力只能让你短时间内苟延残喘的活着。要想在战场获胜,就必须打败敌人(要是敌人有一杆大枪,你就要有更大的)。直到有人失败,战斗才能结束。这可不是儿戏,要战斗就得不断拿出更大的枪,全身心火力扫射才能移动3英尺到达下个安全地点。
很多公司就这样生存下来或倒下。为了竞争,你必须聚集风险资本,大量举债,雇佣一些知名开发者直接开始编程,因为你没时间来规划或设计任何事。然后带着27页厚的功能清单冲啊,冲啊,冲到市场中。此时如果竞争对手开始反攻,你就不得不添加更多的功能,宣称下一个版本是“史上最健壮的版本”,并试图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直到对手推出了拥有更多功能的版本。
如此疲于奔命。
对此,用户同样疲惫不堪,提供的功能越多,用户需要学习的就越多;提供的选择越多,用户完成任务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允许的自定义越多,用户对软件的控制能力也就越高,焦虑也越多。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设置软件,而非使用它。结果在竞争中,复杂的软件往往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好用。
为了生存,最终你还是要远离“火线”,这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们的话也许有些夸张,因为在人们眼中,商场即战场。既是战场,哪有逃离之说?逃离的要么失尽先机,无力回天,要么再回头的半路就被打死,如果轻轻松松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那要么是敌人太弱,要么是敌人太仁慈,而这两种,在当今的互联网界都不可能出现,强大的和残忍的敌人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考虑。企业的存在从来都是为了盈利,为社会创造利益只是恰巧或者顺便满足了某些人的需求,竞争也只是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非必须。因此觉得要盈利必须首先要参与激烈竞争的人好像就错了,他可以选择避开竞争,专心纯粹的盈利,也就是把产品打造的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记得某个华尔街的资深科技投资专家曾表达过这样的看法,企业不需要不停得增加功能以赶上竞争对手,只需要专心做好已有的必要功能,然后不断的把他做的更好,更完善。因为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错,你只要等别人出错就好了。
也许一时我们还无法适应和接受这种看似消极冒险的举动,但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走得更早更远的人们的另一种方法,另一种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