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设计这股浪潮多年以前已经开始,如今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我相信,它还将继续下去,持续很多年,也许将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存在,偶尔换套衣服,以新的外表登场。
它几乎存在于先进每个优秀的产品设计中,除了之前苹果拟物化的视觉风格,但它至少保留了信息结构的简约,更符合人的直觉,使人一目了然。而现在苹果,谷歌,微软统统将UI向平面化靠拢,正说明一股潮流的盛行,也说明了它的某种必要性。为什么呢?因为信息量之大已经到了让人应接不暇的程度,不简化信息结构和展现已经严重影响用户对工具的使用。
信息科技之外,一切与简约有关的都被人普遍的认为是具有高品质和品位的象征,有时这些有社会属性的概念会让一些人忘了它作为工具而存在的意义和功能,但实际上简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艺术之外的原因。虽然它起源于现代派的极简主义,有人说起源于现代派大师,德国包豪斯学校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他提倡LESS IS MORE.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作到最大程度的简洁.但这是因为它符合了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萧条的因素,所以得到人们的一致推崇. 因此,即使对普通人来说,简约主义的兴起也许就跟17世纪的巴洛克和18世纪的洛可可一样只是时代的潮流,只是艺术的发展阶段而已,但不同的是,它似乎并不简单的只有艺术层面的意义,而且至少对于信息技术,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科技之中,简约除了在明显的视觉艺术中应用外,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简化信息结构和流程,使用户在使用信息工具的时候能不迷惑,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节省时间。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信息科技相对于其他工具的特殊性,信息科技产生的工具,也就是电脑,网络,移动设备等等,特点在于提供信息,但是信息又不是直观的显示出来,而是虚拟的,会消失的,会移动的,这就给用户一个操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会面临许多选择,大量的操作和信息都会扑面而来, 辨别,寻找,选择这一系列的行为才会找到用户需要的东西,这个麻烦是谁都不想要的,所以简化它们就是信息科技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之一。
我赞成简约主义,不过有另一种声音近年来也映入我的眼帘,它在视觉上更复杂,更自然,较少人工痕迹,对一般人来说,更像只关乎视觉艺术上的写实派,希望尽量还原丰富的自然环境,包括结构,色彩,光线,质感,图案和纹理。这在很早时极简主义的另一个相反派别的建筑设计中已经有许多体现:很多住宅区故意不把道路弄得横平竖直,均匀规律,而是弯弯曲曲,四处分散并连接开来。在其它视觉设计中,他们同样希望遵循这一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在生活和工作的时候都能有在自然中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人本身就适合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而不是整齐划一的钢筋水泥,以繁复来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独特可识别性以及领地概念。当然也更有安全和舒适感。这个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总之,信息科技行业中,简约多指的是信息结构的简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可能希望在未来海量的信息中头晕目眩,四处碰壁,找不到北,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地与普通人更靠近,那更是不可想象。